4月14日,當明媚的陽光穿透延邊大學附屬醫(yī)院(延邊醫(yī)院)急診外科樓玻璃窗,灑在一枚枚泛著金光的勛章上。一位身著舊式軍裝的老人挺直脊梁,胸前掛滿的勛章無聲訴說著他曾經的英勇與奉獻?!强姑涝媳檀鬆?,三個月前,他在這里歷經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
1月13日,程大爺在過馬路時不慎遭遇車禍,人被狠狠撞飛,轉瞬陷入半昏迷狀態(tài),生命危在旦夕。而此刻,他精神矍鑠的手捧三面錦旗,與曾經救治過他的于海強副院長及骨科診療中心任紅革副主任、李海鋒主治醫(yī)師等醫(yī)護人員重逢,充滿感激地說道:“謝謝你們!在醫(yī)院的那段日子,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你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當年他用身體擋子彈,今天我們多學科聯(lián)動制定“英雄方案”
當載著程大爺的救護車一路呼嘯,急速抵達我院急診外科樓時,緊張的救治工作即刻展開。一系列檢查結果令人揪心不已:小腿骨折、腦出血、額骨與鼻骨骨折,還有肋骨多處骨折……這些傷情,隨便哪一項對于高齡老人而言都很危險。
與此同時,延吉市老兵之家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第一時間趕來,主動承擔起陪診的責任。經與工作人員溝通,醫(yī)護人員得知程大爺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身邊唯有年邁的老伴相依相伴。
“這是國家的功臣,我們就是他的親人,必須全力以赴!”于海強立刻啟動救治綠色通道,迅速召集多學科會診。骨科診療中心、神經外科、胸外科、眼科以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多學科專家火速集結,為老人家制定了專屬診療方案,并以最快速度協(xié)調老人從急診醫(yī)學科觀察室轉至骨科辦理入院,以細致的服務讓老英雄感受“延醫(yī)溫度”。
神經外科專家有效控制住腦出血,成功避免了進一步神經損傷。
胸外科、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團隊緊密配合,妥善處理肋骨骨折、眼眶骨折及鼻骨骨折,極大地緩解了老人的疼痛與呼吸困難。
骨科診療中心任紅革治療團隊對小腿骨折進行石膏固定,并開展精細物理治療,確保骨折部位穩(wěn)定愈合。李海鋒主治醫(yī)生根據程大爺的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康復訓練計劃,助力他逐步恢復日?;顒幽芰?。
“睡得好不好呀?”“吃得怎么樣呢?”“身上有沒有哪兒不舒服?”……那段日子里,醫(yī)護人員日夜守護,精心治療、悉心照料。醫(yī)生每日多次查房,依據程大爺的病情變化,精細調整治療方案。護士們不僅按時為他翻身,還時常陪他聊天解悶,在飲食方面給予細致入微的指導。隨著時間推移,奇跡悄然發(fā)生,程大爺的病情顯著改善,身體各項指標趨于穩(wěn)定,精神狀態(tài)也日漸好轉。出院那天,盡管步履蹣跚,但程大爺眼中滿是對生命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
戰(zhàn)火硝煙到醫(yī)海暖流,錦旗飄揚下的生命守護
三個月轉瞬即逝,老兵身體康復如初。滿心掛念與感激,他再次踏入醫(yī)院。現(xiàn)場的氛圍溫馨得如同春日暖陽。
于海強緊握住程大爺的手,那雙手曾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滿是歲月與功勛的痕跡。他動容地說道:“程大爺,您是國家的英雄,守護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吹侥缃裆眢w恢復得這么好,我們打從心底感到高興?!?/p>
任紅革微笑著道:“您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保家衛(wèi)國,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和平的生活。我們能為您做點事,是我們的榮幸。您的堅強也一直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幫助每一位患者?!?nbsp;
李海鋒則回憶起治療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程大爺,您特別配合治療,每次康復訓練都那么努力,這也是您能恢復得這么好的重要原因。您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p>
周圍的患者和家屬們目睹這一幕,紛紛投來贊許與感動的目光。這一場景,不單單是醫(yī)患之間一次溫情滿滿的重逢,更是生命奇跡的生動再現(xiàn)。醫(yī)護人員憑借精湛醫(yī)術與無私大愛,為程大爺重新點燃康復的希望之火;而程大爺則以他骨子里的堅強與樂觀,回饋給醫(yī)護人員數不清的感動與源源不斷的力量。
這三面鮮艷的錦旗,承載著老兵對生命的深情禮贊,更見證著新時代醫(yī)者對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fā)揚。它時刻警醒著每一位醫(yī)護人員,牢記自身肩負的使命與責任。
來源:延邊大學附屬醫(yī)院(延邊醫(yī)院)
初審:李穎
復審:楊麗麗
終審:朱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