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延吉市北山街道丹青社區(qū)嶄新的黨群服務中心里一天比一天熱鬧,轄區(qū)各族居民群眾常常結伴前來休閑、活動。
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華民族一家親、巧手編織民族情”手工編織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和草編愛好者?!凹t色代表熱情,綠色寓意生機,黃色象征希望,編織起來就像大家伙兒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我們各族居民心與心連在一起的深厚情誼……”在老師手把手的教學指導下,居民們邊聽邊模仿,手中的絲線逐漸有了靈動的模樣。
這樣的動人場面在北山街道時時都在發(fā)生。
北山街道下轄12個社區(qū),人口總數(shù)10萬人,有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等14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占總人口數(shù)的52.4%。轄區(qū)有2個駐軍部隊、9所中小學校、39個駐街單位,是延吉市乃至延邊州鼎鼎有名的“文化街”“擁軍街”“平安街”“石榴街”。這里有聞名遐邇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qū)”——丹英社區(qū),以及兩次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殊榮的丹英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淑清。
2024年,延邊州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區(qū),延吉市發(fā)揮首府優(yōu)勢,迅速掀起建設熱潮。在該市6個街道打造的42個互嵌式社區(qū)中,北山街道11個社區(qū)位列其中,占比最高,幾乎達到街區(qū)全覆蓋。
北山街道緣何能在延吉市所有街區(qū)中脫穎而出,成為備受矚目、對標學習的頂流“石榴街”?全面推行“黨建+民族團結”模式是關鍵密碼,升級優(yōu)化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則是為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有形有感有效落實而邁出的堅實有力的第一步。
面對“無資金”“體量大”等重重困難,北山街道充分發(fā)揮街道和社區(qū)的統(tǒng)籌協(xié)調作用,凝聚起下沉單位、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駐街單位、社會組織、軍警部隊等多方力量,讓此項工作的推進有了堅實后盾。
提高站位掛圖作戰(zhàn)、倒排工期,“絞盡腦汁”精心設計、全力推進……北山街道各社區(qū)統(tǒng)一行動,“拆臺子”“摘牌子”“騰房子”,短短三個多月就實現(xiàn)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辦公化。如今,走進北山街道的任意一個社區(qū),都會發(fā)現(xiàn)原來的服務窗口由“柜臺式”變?yōu)榱恕皶褪健?,辦公場所由“封閉式”變?yōu)榱恕伴_敞式”,辦公桌椅由“傳統(tǒng)式”變?yōu)榱恕皥A圈式”。
“辦公面積最大程度壓縮,把更多空間留給各族居民,辦事效率大大提升,服務功能得到增強,黨群、干群和各族群眾之間變得更加親近了?!北鄙浇值傈h工委書記陳新宇說。
有堵墻是兩家,拆了墻就是一家子。北山街道不僅在各個社區(qū)“拆臺子”,也讓各族群眾之間“拆心墻”“開心門”。
自2006年起,北山街道連續(xù)19年舉辦“鄰居節(jié)”主題系列活動,讓原本被高樓隔斷的鄰里老少走出家門、歡聚一堂,說說家長里短、道道生活變化,打造了讓居民樂享其中的幸福家園。
“鄰居節(jié)”以每年9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節(jié)點,依托街道“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區(qū)陣地,圍繞“鄰里學”“鄰里展”“鄰里議”“鄰里樂”“鄰里宴”五個方面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教于樂、貫穿全年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讓陌生的鄰居熟悉起來、孤老的鄰居互助起來、寂寞的樓道熱鬧起來、困難的鄰居幸福起來。如今,有事搭把手、有事好商量、遠親不如近鄰已成為北山街道“鄰居節(jié)”最美的“畫外音”。
多年來,北山街道在建設互嵌式社區(qū)、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過程中,累計評選表彰“好鄰居”467對、民族團結樓棟和單元80個、最美家庭19戶、好婆婆和好兒媳100人,涌現(xiàn)出一批“全國道德模范”“吉林省最美家庭”等身邊榜樣典型。截至目前,北山街道及所屬社區(qū)共獲得“全國社區(qū)睦鄰文化建設工程示范街道”“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社區(qū)”“吉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吉林省優(yōu)秀居民公約”等各級各類榮譽600余項。“中華民族一家親”成為北山街道各族群眾最深切的共鳴,寫在街頭巷尾、家家戶戶的民族團結故事越講越精彩。
來源:延邊日報
初審:佟焱
復審:郎秋萍
終審: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