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社會 > 共享幸福好生活——我州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qū)工作綜述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共享幸福好生活——我州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qū)工作綜述

2024年04月29日 15:19

萬物隨春醒,繁花如錦繡。眼下,延邊的大街小巷,處處生機盎然,暖意融融。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qū)的各個角落,一天比一天熱鬧起來。社區(qū)活動室里,老人們忙著唱歌跳舞擲柶戲;“家門口”的長椅上,居民三五成群怡然自得嘮家常;“口袋公園”里,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追逐嬉戲,不亦樂乎。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在這里得到了最鮮活的體現(xiàn)和最有力的印證。

延邊是全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也是多民族交錯雜居、深度互嵌地區(qū)。長期以來,我州堅持把增進民族團結作為全局性工作、戰(zhàn)略性任務、基礎性事業(yè)、生命線工程,推動黨的民族政策有效落實,連續(xù)五次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新征程上,延邊如何書寫“模范自治州”的新榮光?

2023年12月17日,中共延邊州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給出答案——實施“五大工程”,堅定不移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奮力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升級版!

緊鑼密鼓,馬不停蹄。2024年新春伊始,全州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qū)動員部署會召開,按下了創(chuàng)建工作的“啟動鍵”——實施互嵌交融工程,總結提煉、復制推廣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qū)經驗,以“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和“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同過一個節(jié)”為主要內容,在全州打造100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qū)。

動員部署會議上,全州各縣(市)委組織部部長、分管副部長、城市組織科科長,以及各縣(市)街道黨工委書記、創(chuàng)建社區(qū)黨組織書記等170余人走進丹英社區(qū),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區(qū)建設工作進行實地觀摩學習,聽取經驗介紹、交流體驗感受、互學互鑒心得。

成為“典型中的典型”,丹英社區(qū)何以能?

“緊跟黨的領導,用平臺來推動,靠黨員去帶動!”丹英社區(qū)黨委書記王淑清介紹說,丹英社區(qū)在街道和社區(qū)黨委的帶領下,廣泛凝聚黨員干部和駐街單位的力量,搭建服務、議事、活動等平臺,既圍著群眾轉、帶著群眾干,也幫著群眾辦、解決群眾盼,更引得群眾歡、贏得群眾贊?!瓣P上門,一戶一小家;打開門,社區(qū)就是一個大家庭。”王淑清感慨地說,社區(qū)各族居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團結一心、守望相助,處成了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走吧大妹子,天兒好了,一起去廣場上曬曬太陽!”入春以來,丹英社區(qū)85歲的漢族老人高淑春每天一有空,就帶著鄰居張松今出門散心,交交朋友、解解悶。

“要是金大姐還在就好了,你們也一定會成為好朋友!”每次,高淑春都會忍不住紅著眼眶,跟張松今念叨起已經過世的“金大姐”。

“金大姐”名叫金勝淑,和張松今一樣,是丹英社區(qū)朝鮮族獨居老人?!斑h親不如近鄰”,用在高淑春與這兩位跨越民族、血緣的老姐妹之間再恰當不過。

高淑春和金勝淑相識于社區(qū)組織的一場結對活動。熱心腸的高淑春得知金勝淑身體不好、行動不便、兒女常年不在身邊后,便經常到金勝淑家串門,沒事兒陪她嘮嘮嗑、家里有啥好吃的都想著給她送去一份、水電欠費了幫忙繳費……天長日久,金勝淑逢人便說:“工資卡都‘上交’給她啦,哪還有比這更親的人!”

2018年,金勝淑去世不久后,小區(qū)里新搬來的張松今在高淑春的陪伴下,迅速適應新家。在朝夕相處中,高淑春與張松今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如今,社區(qū)里到處都有她們攙扶而行、相互陪伴的身影。

行走在丹英社區(qū)大街小巷,三位老人之間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各族群眾手足相親、互幫互助的鮮活事例不勝枚舉,在社區(qū)大家庭中共建共享幸福好生活的生動景象令人動容——

200米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筑基路、生動展現(xiàn)轄區(qū)9個民族元素和故事的彩畫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墻、民族團結進步宣傳長廊……在丹英社區(qū),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悄然融入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紅石榴黨建聯(lián)盟”服務各族群眾,7支軍警隊伍認領“親人”,100余名各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有了“兵兒子”“兵女兒”“兵爸爸”“兵媽媽”……在丹英社區(qū),軍警民魚水深情讓各族群眾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

民族團結樓道、文明樓道、書香樓道,“鄰里互助”“結對幫扶”“鄰居節(jié)”“社區(qū)音樂會”……在丹英社區(qū),每個樓棟單元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舉辦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讓和諧文明、親如一家的幸福社區(qū)美名遠揚;

……

以典型引路,向榜樣看齊。

動員部署會議后,全州各縣(市)紛紛將“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成立工作專班,加強統(tǒng)籌謀劃。各部門各單位強化責任落實,專門研究、專項規(guī)劃、專題部署。各創(chuàng)建單位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認真謀劃研究,狠抓工作落實,確保真正創(chuàng)建一批黨建引領作用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效好的示范社區(qū)。

頂層設計抓得準,基層落實推得開。

短短數(shù)月,成效凸顯——全州100個創(chuàng)建社區(qū)全部成立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全部配備社區(qū)統(tǒng)戰(zhàn)委員;建立鄰里互助幫扶對子1132個,選樹模范小區(qū)、樓院、家庭、個人等先進典型554個;組建100個“紅石榴”宣講團,開展宣講、送學等活動507次;設立100個民族工作服務站,提供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教育培訓、社會保障、法律維權等服務933次;廣泛開展“四微”活動,開展社區(qū)微工作540次、認領居民微心愿805個、征集治理微建議245個、解決民族微事項313個,開展形式多樣的節(jié)慶活動、文藝活動923場次……創(chuàng)建工作猶如一股強勁的春風,激活了全州189個社區(qū)各族群眾“三共四同”的一池春水——

在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虹社區(qū),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微課堂”頗受歡迎、大受好評,轄區(qū)不少老年人帶著孩子一起前來學習普通話,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團結文明和諧之花常開長盛;

在琿春市新安街道長安社區(qū),黨建聯(lián)盟單位、部隊、公安民警、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消防大隊、退役軍人等群體組建“紅石榴”“石榴籽”宣講團,將各族群眾匯聚在“炕上微課堂”,繪就了民族團結“同心圓”;

在圖們市向上街道興邊社區(qū),“小趙說事點”、協(xié)商議事廳將意見建議和矛盾糾紛擺在“桌面”上,引導各族居民共同參與小區(qū)治理和建設,說出了幸福宜居“好聲音”,議出了社區(qū)家園大和諧;

在敦化市渤海街道紅旗社區(qū),紅石榴景觀小品、紅石榴讀書角等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探索沉浸式黨群教育新模式,增設VR體驗功能,打造紅色有聲圖書板塊,讓“共學”有滋有味、“聲”入人心;

在龍井市梨園街道梨園社區(qū),“梨小二”智慧治理服務平臺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居民關心關注的大事小情搬上“云端”,各族群眾既可在“掌上”學習,也可在“指尖”求助,一“碼”架起了黨群“連心橋”。

在和龍市民惠街道惠民社區(qū),“提升‘鄰’聚力、幸福零距離”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引導社區(qū)工作者、在職黨員、“三長”等人員與特殊群體結對交友,示范帶動全民投身鄰里互助行動,讓各族干部群眾的情感與日俱增、紐帶牢不可破;

在汪清縣長榮街道江北社區(qū),民族團結示范街和“紅石榴文化館”“紅石榴生活館”成為民族團結教育基地,涵蓋生活照料、文化交流、休閑娛樂、民俗體驗等各類功能的僑胞之家、社區(qū)書屋、老年食堂等區(qū)域,讓各族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安圖縣長興街道吐月社區(qū),文化養(yǎng)老聯(lián)合會暨民族團結促進會日益壯大,舞蹈隊、太極拳隊、柔力球隊等14個文化團體舉辦文藝演出、政策宣講、社區(qū)運動會等活動110余場,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豐富了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中華民族是一家”的濃厚氛圍;

……

“融”得到位,“嵌”得合理,“創(chuàng)”得和諧。

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qū),正被延邊大地上這一幕幕感人景象、一段段濃濃深情,不斷豐富、拓展著“打造新時代延邊民族團結進步升級版”的內涵和外延。在這片團結和諧的沃土之上,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各族群眾都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一審:佟焱

二審:郎秋萍

三審:孫明暉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如涉及版權,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lián)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社區(qū)  各族群眾  民族團結  丹英  中華民族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