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延邊科協(xié) > 如果未來幾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將會發(fā)生什么?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如果未來幾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將會發(fā)生什么?

2022年05月11日 16:25

如果未來幾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2 攝氏度,將會發(fā)生什么?

此前的研究顯示,如果全球升溫 2 攝氏度,包括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印度孟買和中國上海等在內(nèi)的一些沿海城市,都將面臨消失在水中的風險。

更甚者,如果全球升溫 4 攝氏度,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則會翻一番,將更多的陸地淹沒在水中,給沿海城市造成毀滅性打擊,迫使更多的人遷入內(nèi)陸。

圖|假如全球升溫 2 或4 攝氏度,德班,南非(來源:新華網(wǎng))

盡管 2021 年初和年末連續(xù)發(fā)生的拉尼娜事件對全球氣溫產(chǎn)生了降溫作用,但這只是暫時的現(xiàn)象,并不能扭轉長期的全球變暖趨勢。

只要人類繼續(xù)大肆排放溫室氣體,全球氣溫就會持續(xù)上升,海平面將繼續(xù)上升,海洋將繼續(xù)變暖和酸化,冰川將繼續(xù)融化,極端天氣也將更加頻發(fā)。

那么,如果全球升溫 1.5 攝氏度呢?盡管沒有升溫 2 攝氏度造成的負面影響大,但同樣會迫使數(shù)以萬/億計的人口遷入內(nèi)陸,破壞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一些沿海城市造成毀滅性打擊。

而且,這一時刻也許正在加速到來。

當?shù)貢r間 5 月 9 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在最新的氣候通報中表示,未來 5 年,全球年均溫度將有 50% 的概率至少有一年暫時比工業(yè)化前水平高 1.5 攝氏度,而這一可能性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一可能性在 2015 年時接近 0)。

據(jù)通報顯示,在 2022-2026 年間,將至少有一年有 93% 的可能性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2016 年是迄今為止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這 5 年全球氣溫平均值高于過去 5 年(2017-2021 年)的概率也是 93%。

對此,英國氣象局官員赫爾曼森(Hermanson)表示,如果人類愿意,下一個(溫度)紀錄就可以提前到來。

為什么是 1.5 攝氏度?

2016 年,175 個世界領導人在聯(lián)合國總部紐約簽署了《巴黎協(xié)定》。

《巴黎協(xié)定》的核心目標是:加強對氣候變化所產(chǎn)生的威脅做出全球性回應,實現(xiàn)與前工業(yè)化時期相比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 2℃ 以內(nèi),并爭取把溫度升幅限制在 1.5 攝氏度。

人類承諾,自此以后,將在遏制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近些年來,地球變暖的趨勢依然在持續(xù)加速。

數(shù)據(jù)顯示,2018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因土地利用變更而產(chǎn)生)達到了 553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化石燃料使用和工業(yè)活動造成的排放達到 375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相較于 2017 年增長 2%;

而 2019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因土地利用變更而產(chǎn)生)更是高達 591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2018 年 10 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fā)布了一份“關于全球升溫高于工業(yè)化前水平 1.5 攝氏度的影響”(Global Warming of 1.5 oC)特別報告。

報告指出,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之內(nèi),需要人類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實現(xiàn)快速、深遠和前所未有的變化。

與升溫 2 攝氏度相比,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不僅明顯惠及人類和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還可確保與一個更可持續(xù)、更加公平的社會齊頭并進。

報告還強調(diào),將全球升溫限制在 1.5 攝氏度而非 2 攝氏度或更高,可以避免一系列氣候變化影響。

例如,到 2100 年,若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 攝氏度,相對于 2 攝氏度,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將減少 10 厘米;

與全球升溫 2 攝氏度導致北冰洋夏季沒有海冰的可能性為至少每 10 年發(fā)生一次相比,全球升溫1.5 攝氏度則為每世紀發(fā)生一次;

當全球升溫1.5 攝氏度時,珊瑚礁將減少 70%-90%,而當全球升溫 2 攝氏度時,這一數(shù)字將高達 99%。

此外,部分國家和地區(qū)近年來頻繁出現(xiàn)干旱、野火、熱浪、熱帶氣旋、洪水等極端天氣,也與全球氣溫上升有關。

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議題

氣候變化是指溫度和天氣模式的長期變化。這些變化可能由自然原因造成,比如太陽周期的變化。但是,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活動成為了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

化石燃料燃燒會產(chǎn)生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氣體就像包裹著地球的毯子,捕獲太陽的熱量并使溫度不斷升高。

(來源:聯(lián)合國)

從科學上講,造成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有二氧化碳和甲烷等,這些氣體的來源包括汽車行駛所消耗的汽油,以及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和人類居住供暖而燃燒的煤炭。

此外,開墾土地和森林也會釋放二氧化碳,垃圾填埋場也是甲烷排放的一個主要來源。

而因氣候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不僅會給沿海城市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其導致的惡劣天氣,比如洪水、熱浪等,也會進一步威脅全人類的生存。

近年來,盡管人類為應對氣候變化而開始更多地使用新能源來取代傳統(tǒng)化石能源,但正如最新氣候通報顯示,人類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因為全球變暖的趨勢依然沒有放緩。

氣候變化問題,依然是一個全球議題,需要全人類解決和買單。

參考資料:

https://public.wmo.int/en/media/press-release/wmo-update-5050-chance-of-global-temperature-temporarily-reaching-15%C2%B0c-threshold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61383391

https://www.un.org/zh/global-issues/climate-change

https://www.ipcc.ch/languages-2/chinese/

https://www.ipcc.ch/sr15/download/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nèi)容,如涉及版權,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lián)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攝氏度  全球  1.5  升溫  氣候變化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