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是一片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沃土。壯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厚的歷史底蘊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帶來了無盡的靈感和素材。細數盤點,《發(fā)現龍?zhí)渡健贰而B叔——任建國的故事》《發(fā)現長春》《松花江》《過年》《東北抗聯》等吉版紀錄片閃耀熒屏、獲獎無數。這些作品富于藝術價值和人文氣息,每一個畫面、每一段故事都蘊含著吉林獨特的韻味和內涵,都是展示吉林文化形象的有效載體和重要名片。
吉林省廣播電視局公眾號于每周六晚8點推出“吉版紀錄片”欄目,集中推介吉林廣電星光璀璨時代的代表劇目,以此致敬經典、激勵當下。今天推出第11期——《松花江》。
松花江,是中國境內次于長江、黃河的第三大河。它有兩個源頭,南源在長白山天池,北源在大興安嶺支脈,流經七成東北城市,奔騰2300多公里后,在三江口匯入黑龍江,最終向東注入太平洋?!都滞ㄖ尽份d,“松花江即混同江也,本名松阿哩烏拉”,滿語意為“天河”。大開大合的松花江不僅是一條生長在人間的“天河”,更是一條冰與火互相成就的大江。讀懂了松花江,就讀懂了中國東北。
這里物種繁多。松花江流域最著名的物種當屬東北虎。國內最大的東北虎豹研究保護區(qū)就坐落其中。2001年,吉林琿春東北虎自然保護區(qū)成立,2017年,整體劃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轄,到2024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最新監(jiān)測數據顯示,穩(wěn)定生活在公園內的野生東北虎達到70只左右,相較于1998年監(jiān)測發(fā)現的6到9只,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在一個區(qū)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老虎處于食物鏈頂端,老虎數量繁多,其他物種則相對強壯。王者歸來,只是一個縮影。隨之而來的是,沿岸物種持續(xù)豐富,生態(tài)文明和諧穩(wěn)定。用向海濕地附近常駐民的話來講就是,不看別的,一到季節(jié),那水鳥都來了,趕都趕不走,嘩啦一下子,那以前可沒有。
這里古樸神秘。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是這里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好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記。影片中,一對飼養(yǎng)馴鹿的鄂溫克族姐弟保持著原始信仰,他們堅信山林是靈魂的歸宿。姐姐喜歡母鹿,弟弟喜歡寫詩,“冰霜和陽光,多美妙的早晨;皚皚白雪,百無聊賴,閃著銀光,只有透明的森林在發(fā)暗;帳篷內,鐵爐里,柴火在噼啪作響,水壺坐在爐火上,發(fā)出歡樂的響聲;熱氣騰騰,煙囪冒著淡藍色的煙霧,呈現陽光的色彩……”
生活在呼瑪河流域的鄂倫春人,掌握著制作樺皮船的獨門絕技。他們不砍活樹,只用漂在江面的死樹,不用一顆釘子,全部用樺樹皮和樟樹皮拼接就能卯住制成。這些結實耐用又輕巧的小舟,現在是當地漁民張網捕魚的得力工具,曾經是清朝士兵巡邏偵查的軍事用具。如今這項技能成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里冰火歡騰。貓冬的時節(jié),松花江流域卻很熱鬧。寒冷不會凍結想象力,反而激活了火熱歡騰的心。從內蒙古察爾森水庫到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是從古至今延續(xù)下來的民俗傳統(tǒng),更是一種謀生手段。有經驗的“魚把頭”會從冰層之下的水泡大小來判斷周圍是否有魚群活躍。接著就是鑿空、布網、驅魚,然后耐心等待收網……往往只要一個晚上就能見分曉。松花江流域星羅密布的湖泊們從不讓人失望,每一次收網伴隨的都是冰湖騰魚。人們也從未辜負自然饋贈,網眼規(guī)格嚴格控制在6寸,只網5年以上的大魚。年年有魚,年年有余!
花樣嬉冰和松花江冬泳,是東北人酷愛的冬季運動。天再冷也擋不住要出門“撒歡”的心。穿得暖暖的去厚厚的冰面上,滑冰,抽冰猴,玩卡丁車……那都是最基礎的。最厲害的還是冬泳,12月的黑龍江,氣溫降至零下30°,在松花湖冬泳場,一個勇敢的人率先下水,一群勇敢的人緊隨其后??此撇豢伤甲h的冬季“壯舉”在東北卻是平常。冰天雪地,不僅塑造了東北人火熱的性格,也成就了東北人堅實的體魄。
這里沉默奉獻。松花江兩岸,是新中國工業(yè)崛起的地方。“一五”時期,我國第一臺爐鋼、第一架飛機、第一艘巨輪、第一臺汽車等多個新中國工業(yè)史上的“第一”都誕生于此,我國工業(yè)體系的“四梁八柱”也是在這一時期完成基本架構。過去,人們習慣把東北稱作“中國的總裝備部”。今天,東北仍是全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以及傳統(tǒng)資源和新能源供應地。
大江無言,日夜奔涌!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正在全面振興,無數種可能逐一鋪展在世人面前。東北就是這樣,很傳統(tǒng)卻又善于創(chuàng)新,如同這條萬水匯聚的大江,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找到自己的能量場。
本期推薦劇目《松花江》,共7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謝芳、姜涵予擔任總導演。拍攝期間,攝制組走過了松花流域的每一處角落,從中國東北大地兩端的長白山、大興安嶺,到大興安地區(qū)的嫩江源頭南甕河,在到松花江與嫩江交匯處的吉林松原以及北源嫩江。攝制組人員上山下河、爬冰臥雪,沿著河流的方向,在中國境內的拍攝總里程超過10萬公里。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2021年,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首播,曾入圍第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關于松花江的一切,影片都會告訴你。
來源:吉林省廣播電視局、吉林廣播電視臺
初審:佟焱
復審:張洋
終審:郭日新